English

电视剧改编是酿醇酒还是兑白开水

1998-09-03 来源:光明日报 李 韵 我有话说

《雷雨》、《青春之歌》、《原野》都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作,然而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却让不少观众失望——

电视剧改编古典文学名著的热浪还未平息,改编现当代名作的风潮又滚滚而来,大有包揽各电视台黄金时段之势。继《子夜》、《四世同堂》、《围城》等之后,一大批如《雷雨》、《青春之歌》、《原野》等同名电视连续剧又纷纷登上荧屏,《红岩》也在拍摄中。近日,根据老舍先生的《骆驼祥子》改编的20集电视连续剧也开机了。

改编名作是否为了走捷径

改编现当代名作风潮的形成,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好的“原创”剧本。很多电视界人士称,现实题材难写,清宫题材太滥,历史题材又需要长周期和高投资,于是改编名作就成了“捷径”。影视导演古榕还向记者透露了另一个重要原因:名作改编的剧本在送审时十分保险,再加上人们对名作的认知度,向企业拉赞助也容易些。然而当《雷雨》、《青春之歌》、《原野》等电视连续剧播出后,反映普遍不佳,甚至有人认为是对原作的亵渎。

那么,名作能不能很好地改编成连续剧,特别是那些如《青春之歌》、《红岩》等已相当成功地拍过电影,还值不值得再拍电视连续剧?对此被采访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:把名作用现代大众更易接受的传媒方式表现出来,有助于使之在新时期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、所欣赏,应该是一件好事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尹鸿认为:“电视剧改编现当代名作是整个影视界‘红色风潮’的一部分。这些名作中充满着对英雄主义、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描写和歌颂,而这恰是荧屏所需要的。”

改编名作不是篡改名作

专家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尊重原作在改编时的重要性,强调改变的、增添的东西都必须能在原作中找到根据。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余倩教授说:“改编是对原作的发现而不是发明。”因而改编者必须吃透原作,理解其精神实质,熟悉作品表现的时代风貌。但对于如何改编才是尊重原作,专家学者们的看法不尽相同。

一部分人认为,改编名作就要以经典的标准来要求。文学评论家何西来说:“改编的连续剧应受到原作的思想情感的限制,不能过多地改变原作的立意和价值取向,只能按照原作的基本情节、人物和故事的走向,向同一方向拓展。”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罗艺军认为:现已播出的一些改编的连续剧之所以不成功,就是没有紧扣原作的创作脉络,打散了原作严谨的结构,必然就丧失了原作中许多独特的魅力。而把原作中浓缩的内容硬拖出来延伸,就像在很醇的酒里兑了许多水,味道大失。”《文艺报》副总编彭加瑾也认为:“现在一些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商业化倾向严重,过于媚俗,而对名作的基本价值不够尊重。”

也有一些专家对名作改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彭吉象认为:“改编名作,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,创作出新的合理的故事情节、戏剧矛盾。”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边国立说:“改编在艺术上、思想品味上可以有多种样式,而不必拘泥于原作的文字、语言甚至风格。”尹鸿教授说:“每个时代都可以用不同方式来阐释经典,无须有固定的模式。莎士比亚的戏剧不就被改编成了各种风格类型的作品吗?”

名作改编不应误导

尽管专家、学者衡量是否尊重原作的标准有分歧,但都认为:电视连续剧不成功的根本,在于改编者驾驭作品的能力不足。他们说,现今的改编者在对原作的领悟上存在一些偏差,从而使电视剧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出现了先天不足。

有些评论家还认为,现在已播出的几部由话剧改编的连续剧不太成功,与体裁选择不当也有关系。对于结构较为紧凑的作品,特别是话剧,由于其本身就是高度浓缩的,为改编者提供的创作空间就相对狭窄,要改编成连续剧,就不可避免要增添许多内容,这就给改编增加了难度。

对那种不负责任的改编,被采访者都十分不满。他们认为,不认真研究原作,找到资金就匆匆上马,不仅是对原作的亵渎,也是对电视艺术的亵渎,不仅浪费资金,也浪费了观众的时间。尤其对于那些没有看过原作的观众,改编后的电视连续剧也许就成为他们对该名作的全部了解,如果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是一部没有价值、低品味的电视剧,无疑是在误导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